近年積極朝向電動車領域發展的鴻海,日前宣布位在高雄的電池中心正式動工,計畫 2024 年中完工並開始量產近來各大車廠都搶用的 LFP 磷酸鐵鋰電芯,代表台灣的國產電動車也將有「Made In Taiwan」的磷酸鐵鋰電芯可用。

國產電動車將有國產磷酸鐵鋰電芯可用,鴻海高雄電池中心動工、2024 年中開始量產(圖/DDCAR)
國產電動車將有國產磷酸鐵鋰電芯可用,鴻海高雄電池中心動工、2024 年中開始量產(圖/DDCAR)

於日前正式開始動工的高雄電池中心,被鴻海視為電池布局的前哨站與第一個里程碑,預計將投入 60 億元打造,目標要於 2024 年 6 月完工並開始量產磷酸鐵鋰電芯。鴻海的高雄電池中心初期預估產能將達 1GWh,未來還將視台灣國產電芯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充產能。⁣⁣

鴻海高雄電池中心所生產出來的磷酸鐵鋰電芯,將優先提供台灣的電動巴士、電動乘用車及儲能設備使用。因此除了已經陸續在台灣各地開始營運的 Model T 電動公車之外,包含今年第四季末會開始生產的納智捷 n7,以及 Model B 純電都會跨界車、Model V 純電皮卡等 MIH 開放平台打造的國產純電車,都有機會搭載「Made In Taiwan」的磷酸鐵鋰電芯。

國產電動車將有國產磷酸鐵鋰電芯可用,鴻海高雄電池中心動工、2024 年中開始量產(圖/DDCAR)
國產電動車將有國產磷酸鐵鋰電芯可用,鴻海高雄電池中心動工、2024 年中開始量產(圖/DDCAR)

計畫要量產磷酸鐵鋰電芯的同時,鴻海也計畫要打造固態電池。先前鴻海曾表示已掌握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助導劑等開發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聲稱可讓重量減少一半、體積縮小為 1/6,還可讓電池的循環壽命提高 10% 以上,並預計 2024 年開始試量產固態電池。

(旺車)

#綜合討論 #鴻海 #mih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