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在各國收費不同,主要分為二種收費方式,一種是依照 kWh 電量來計價,充多少算多少,例如台灣;另一種是以分鐘為單位,按照車主充電的時間來計價。加拿大充電站一直以來都是以時間來計算充電的費用,不過加拿大標準局宣布開始允許充電業者使用每度電來收費。

加拿大標準局原本之所以會要求充電業者使用時間來計價,原因是當時沒有一個能夠精確測量電量的標準機制,這種計費方式也可以避免電動車占用充電站久的問題,但這樣的計費方式對於不同車種並不公平。例如有些車種支援 250kW 的充電,那麼他們就可以很快的衝到目標電量,而對於只支援到 50kW 的車輛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 和費用才能達到同樣的電量。而且按照時間計價的話,即便充到同一輛車子裡的電量是一樣的,外在的因素像是環境溫度、電池溫度就會影響功率而導致不同的費用產生。

由於特斯拉本身已經有占用費的機制存在,而且因著充電樁和車輛都有聯網的關係,讓特斯拉可以取得每台車輛以及每個站點的即時電量資料,因此改變計價方式更符合實際情況。特斯拉從 2020 年開始就一直在推動加拿大政府從時間計價改成使用每度電來收費,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加拿大標準局終於開始允許充電業者使用每度電來收費。
加拿大標準局代理局長 Benoit Desforges 宣布:「經由評估電子收費表的完整性及準確性可以被確保,並且此項決定是符合民眾需求,本人在此允許第三級電動車輛供應設備廠商 (EVSE) 開始將此類收費表投入營運,不再需要經過檢驗封緘。」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the integrity and accuracy of electricity meters must be maintained and having determined that this dispensation is in the public interest, I hereby grant permission to owners of Level 3+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EVSE) to put those meters into service without verification and sealing.”

對於特斯拉來說,他們在各國原本就有分為二種收費方式,因此轉換充電站以及車輛的計價方式只需要一個軟體的設定就可以。對於其他業者這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如此一來他們對於消費者的計價方式也可更簡單明瞭。只不過業者們就要開始設定一個占用收費的機制以防止車輛充飽卻持續占用充電站的問題。
(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