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最快有望在下周達成協議,但是,中美在各個領域繼續角力,美國參議員計畫提出一項立法,以簡化鋰、石墨等電動車供應鏈中所需礦產的開採監管和審批要求,削弱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主導地位。<br />
<br />
<img alt="" src="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9-05-04/590/N19A00_P_01_02.jpg" style="width: 590px; height: 433px;" /><br />
<span style="color:#00f;">遼寧某電池工廠,工作人員正在組裝鋰電池。(新華社資料照片) </span><br />
<br />
路透社報導,美國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Lisa Murkowski美國時間2日表示,她將與參議員Joe Manchin一起提出《礦產安全法》提案。該法案將簡化鋰、石墨及其他電動車供應鏈中所需礦產的開採監管和審批要求,這將是是削弱中國在該領域主導地位計畫的一部分。<br />
<br />
陸占鋰電池產量逾6成<br />
<br />
目前,美國特斯拉(TESLA)、德國大眾汽車、和其他電動車的製造商及電池生產商正在美國擴張業務,但這些公司仍依賴進口礦產,因為少了一個大的力量來推動開發更多美國國內礦產並建設加工設施。 中國目前已成為電動汽車供應鏈的主導者,根據追蹤鋰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BMI數據顯示,中國占據全球鋰電池產量的近三分之二,並掌控著全球大多數鋰加工設施。<br />
<br />
相比之下,美國鋰電池產量占比僅為5%。Murkowksi表示,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使得中國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具有一個優勢。<br />
<br />
美計畫開發國內鋰礦<br />
<br />
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上海工廠已動工興建,預計2019年度內可開始生產,年產能可達50萬台,但目前特斯拉所需的電動車電池全數由Panasonic供應,而上海工廠是特斯拉首座海外生產據點,初步計畫從雙方共同營運的美國內華達州「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供應鋰離子電池給上海工廠使用,只不過從美國出口電池至中國,將會被加課關稅,因此在美中貿易摩擦持續下,仍有干擾因素。<br />
<br />
目前,包括美國鋰業公司在內的5家公司正在開發美國的鋰礦,並計畫將用新技術從黏土、溴甚至油田廢料中提取金屬,雖然這些工藝在其他地方並不常見,但一些行業分析師指出,這將對整個行業造成影響。<br />
<br />
如果上述5家公司都按計畫在2022年投產,美國每年將生產至少7.79萬噸碳酸鋰,將成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之一。然而,鋰的開發項目歷來都面臨諸多障礙和不確定性,遠遠不能保證生產數量。 美國官員計畫在5月與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和鋰礦商高管們會面,這也將是美國首次推出全國性電動車供應鏈戰略。Murkowski、美國國務院、能源部、內政部和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官員均計畫出席。<br />
<br />
(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