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Volkswagen曾推出一款名為Phaeton的旗艦房車,採用與Audi A8、Bentley Contineatal GT兩款同集團豪華品牌車款相同的平台打造,甚至也推出6.0L W12汽油、5.0L V10柴油等在平價品牌罕見的大排氣量、多汽缸引擎動力,堪稱是低調豪車代表。不過該車僅推出一代車型,到了2016年就因VW品牌遭遇「柴油門」事件面臨的鉅額罰款而停產。到了2017年,VW將原先隸屬於Passat車系分支、2012年成為獨立車系的CC,拉高地位成為VW 轎車系列的旗艦車款,同時也更名為Arteon,其中字尾eon就是來自於Phaeton,代表旗艦之意。
而旗艦車款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引領品牌,因此在Arteon的裡裡外外都可以看到許多Volkswagen新世代的設計風格、科技配備與UI界面。只不過台灣引進Arteon的時間,已經是在T-Cross、T-Roc兩款新世代CUV之後,因此新鮮感較少,若是時光倒流回到Arteon發表的2017年,Arteon的確是引領Volkswagen的設計潮流。
而動態方面,試駕的車型為330 TSI R-Line,動力搭配為VAG集團泛用的第三代EA888 2.0T引擎搭配DQ381七速濕式DSG雙離合變速箱,最大馬力190ps/4,200-6,000rpm、最大扭力32.6kgm/1,500-4,100rpm,擁有7.8秒可加速至時速100km/h的實力,就數據而言,其實是代步有餘,但難以熱血。儘管Arteon 330 TSI R-Line在強調運動化的外觀與內裝之下,配上稱不上熱血的動力讓我在剛上車時有些失望,不過好在Arteon還生得一副好底盤,雖然330 TSI的驅動方式為前輪驅動,不若380 R-Line Performance採用4Motion四驅系統與DCC電子避震,但這並不減損其架構於強調駕控感受的MQB底盤平台所帶來的特性。無論是大曲度的低速彎道,或是快速道路上的高速彎,都能感覺的到Arteon骨子裡的操控基因,精準的指向性讓你輕鬆掌握進彎時機,而沉穩的避震反應則能讓人充滿信心地踩下油門出彎。
經過一整天與Arteon的相處,其實內心有些矛盾,必須承認Arteon的外型的確吸引人,但家族化的內裝讓人感受到的跑格略顯不足,感受上更像是大型房車而非主打的轎跑風格。而動態表現以330 TSI而言就如同前文所述,動力與外觀並不相稱,所幸尚有更高階的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可選,但售價也同樣更高階,已直逼兩百萬大關(若是Shooting Brake則是206.8萬元),正好就是豪華品牌入門車款的價格,對於Arteon這種大眾旗艦車款來說,該如何說服消費者放棄豪華品牌光環就是一大難題。
(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