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Audi品牌首款「四門」跑車,不僅延伸拉長的線條在視覺美感方面,已在消費者心目中豎立了深刻烙印,同時也秉持著跑車的身份,讓A5 Sportback所帶來的駕馭感動,使其成為即使是看起來很「長」,但實際開起來卻很「短」的四門跑車,並且掀背第五門的設計,讓A5 Sportback也擁有極佳的載物便利性。

來自全尺寸級別的新設計語言元素體現了更新後Audi A5車系的新運動美學。即使是2007年的第一代車型,也很難不對其動感和諧的車身線條著迷。到了2016年推出的第二代則在車身增加了更俐落、更清晰的線條。而現在Audi對第二代車型小改款外觀也進行了重大修改,尤其是前臉,散發出更加強大的氣勢。
帶有蜂窩狀格柵的Singleframe大型單體式水箱護罩更為扁平、更寬一些。格柵上方的三具通風縫讓人聯想起於1984年推的經典Audi Sport quattro。保險桿下緣有醒目的擾流片,並具有更大的進氣口。從側面看,新的側裙使身型更延長苗條;車尾梯形排氣管、連貫兩側的鍍鉻飾條、以及擴散器使後方視覺感顯得更寬。

而輕油電混合系統則是這次小改款動力系統的主要升級重點。藉由連接到曲軸的皮帶發電機起動器(BSG)在減速過程中可回收能量,並將其存儲在行李箱裡的小型10 Ah鋰離子電池中,可提供最多達5 kW能量的動能回收,以及能在大腳油門加速時提供額外動力輔助。雖然Audi針對四缸引擎的輕油電電驅系統僅12V的工作電壓,比對手Mercedes-Benz與BMW少了4倍,但就最能直接比較的加速體感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與小改前僅單純內燃動力的40 TFSI相比,能有更具貼背感的加速表現,縱使0-100 km/h加速數據7.2秒儘快0.1秒,但比較明顯在起步加速方面變得更加輕盈。而最大馬力多了14 hp達到204 hp,最高扭力維持不變均為320 Nm,但比之前更往後延伸了275 rpm,所以中高速反應也有所提升。
另外,藉由BSG快速啟動的特性,可在駕駛收油門於車速55~160 km/h,自動於引擎熄火狀態下滑行,最長可達10秒(時速低於22 km/h也會自動熄火),而重新啟動的作動更可比傳統啟動馬達快速流暢。除了自動熄火的節省油耗的機制之外,引擎運作還具備B Cycle循環模式,藉由兩種不同角度的凸輪軸與AVS可變氣門,來改變進氣機制,隨著駕駛油門深淺的改變來隨時切換高效率或高動力輸出的動態表現。

A5 Sportback 40 TFSI 能源局測試之油耗數據:
・市區能效(市區) 12.10 km/L
・非市區能效(高速) 17.31 km/L
・能效測試值(平均) 14.9 km/L
操控方面,A5 Sportback 40 TFSI雖為前輪驅動,無法提供如同45 TFSI quattro後輪推進的油門帶入彎的樂趣,但藉由車輪扭矩自動控制系統(Wheel-selective torque control)制動內側輪的方式,即使軸距長達兩米八、長近四米八,並配置側傾抑制效果頗優的運動化懸吊(40 TFSI標配),也能有非常靈活的過彎功力。在出彎時提早多含些油門,可有明顯前輪帶出彎的感覺。

以目前台灣市場來看,與A5 Sportback同屬4-Doors Coupe的同級、接近價位競爭車型還真是不多,唯一的對手非BMW 4 Series Gran Coupe莫屬,而G世代新車型剛亮相,預計年底才會上市,所以A5 Sportback可說是目前在台灣歐系中型4-Doors Coupe唯一的選擇,不過,就以它的美形來說,相信多數會購買A5 Sportback的車主應大多沒那麼多比較的!因為...Audi引人入勝之處在於:一切都跟科技與設計有關!所以Audi車主從事設計與科技產業相關工作的,一直以來不佔少數。





(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