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AMG EQS 53 4MATIC+是第一款純電動AMG量產車。(DAIMLER提供)
Mercedes-AMG EQS 53 4MATIC+是第一款純電動AMG量產車。(DAIMLER提供)

Mercedes-AMG EQS 53 4MATIC+內裝極具未來科技感。(DAIMLER提供)
Mercedes-AMG EQS 53 4MATIC+內裝極具未來科技感。(DAIMLER提供)

TOYOTA bZ4X外觀採取低風阻的造型,車側的鈑件摺線顯得很有個性。(TOYOTA提供)
TOYOTA bZ4X外觀採取低風阻的造型,車側的鈑件摺線顯得很有個性。(TOYOTA提供)

TOYOTA bZ4X方向盤造型有別於傳統的圓形。(TOYOTA提供)
TOYOTA bZ4X方向盤造型有別於傳統的圓形。(TOYOTA提供)

TOYOTA bZ4X座艙設計予人明亮簡潔的感受。(TOYOTA提供)
TOYOTA bZ4X座艙設計予人明亮簡潔的感受。(TOYOTA提供)

HYUNDAI以簡約線條勾勒出IONIQ 5的未來感。(HYUNDAI提供)
HYUNDAI以簡約線條勾勒出IONIQ 5的未來感。(HYUNDAI提供)

PORSCHE Taycan GTS Sport Turismo外觀增添許多黑色及深色細節設計,皆為GTS的傳統。(PORSCHE提供)
PORSCHE Taycan GTS Sport Turismo外觀增添許多黑色及深色細節設計,皆為GTS的傳統。(PORSCHE提供)

Kia EV6 GT側面有道向後揚起的線條,格外動感。(Kia提供)
Kia EV6 GT側面有道向後揚起的線條,格外動感。(Kia提供)

TESLA Model X Plaid續航里程可達536km,0-100km/h加速僅2.6秒。(摘自TESLA官網)
TESLA Model X Plaid續航里程可達536km,0-100km/h加速僅2.6秒。(摘自TESLA官網)

TESLA Model S Plaid續航里程可達637km,0-100km/h加速僅2.1秒。(摘自TESLA官網)
TESLA Model S Plaid續航里程可達637km,0-100km/h加速僅2.1秒。(摘自TESLA官網)

VOLVO C40 Recharge具有SUV的所有優點,還有引人注目的車尾設計。(VOLVO提供)
VOLVO C40 Recharge具有SUV的所有優點,還有引人注目的車尾設計。(VOLVO提供)

BMW集團將於本月5日舉行年度線上記者會,將公布與世界知名藝術家的合作計畫,並首度展示可改變車輛外觀顏色和未來車內娛樂體驗的新技術,備受BMW「M」性能迷期待的iX M60(見圖)也將亮相。(BMW提供)
BMW集團將於本月5日舉行年度線上記者會,將公布與世界知名藝術家的合作計畫,並首度展示可改變車輛外觀顏色和未來車內娛樂體驗的新技術,備受BMW「M」性能迷期待的iX M60(見圖)也將亮相。(BMW提供)

BMW i7的測試車在臨近北極圈的測試場地進行動態測試。(BMW提供)
BMW i7的測試車在臨近北極圈的測試場地進行動態測試。(BMW提供)

電動車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目前電動車市已有四門房車、四門掀背跑車、小型運動休旅、中型運動休旅、七人座運動休旅,還有具備越野能力的跨界休旅。今年將有更多全新的電動車引進台灣,尤其在Mercedes-Benz EQS、BMW i7豪華旗艦車款加入後,為電動車市併上最後一塊拼圖。眼前至少有十台是今年備受期待的電動新車。

Mercedes-Benz EQS提供EQS 450+、EQS 580 4MATIC兩種動力,去年第三季已先後在歐洲、美國開賣。作為品牌首款旗艦電動房車,同時也是第一台具備無線更新(OTA)功能的電動車款,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當地售價比S-Class還便宜,顯見品牌搶占市場的企圖心。EQS 450+採後軸電動馬達,具245kW/568Nm最大動力輸出,只需6.2秒就能加速破百;而EQS 580 4MATIC則採雙馬達全驅設定,最大動力輸出可達385kW/855Nm,0-100km/h加速4.3秒。

去年底Mercedes-AMG又發布了第一款純電動AMG量產車EQS 53 4MATIC+,此車採取雙馬達全驅設定,同時配備最新鋰離子技術製造的400V電池,再加上ECO Charging功能增加耐用性,達到有效期最長為10年或25萬公里,車主可在直流快速充電站以最高200kW充電,19分鐘內即可達到300km續航里程,最大動力輸出高達560kW/1020Nm,官方0-100km/h加速數據3.4秒,極速則限制在250km/h。

為了驅動EQS車長超過5m的龐大的身驅,EQS 450+、EQS 580 4MATIC都標配了後軸轉向系統,標準轉向系統的轉向角高達4.5°,或者,可以訂購角度最大為 10° 的後軸轉向系統,藉以達到10.9m的迴轉半徑。EQS 53 4MATIC+則標配9°的後輪轉向系統,也具有11m的迴轉半徑水準。

今年豪華大型旗艦另一焦點就是BMW i7,廠方已進入新車開發最後階段的極端道路和天候測試計劃。原廠去年12月1日釋出偽裝車在冰天雪地進行動態測試的照片,此處正是BMW集團位於瑞典的冬季測試中心,只離北極圈數公里遠,工程師利用摩擦係數極低的結冰湖面測試車輛的懸吊組件、轉向和制動系統並進行微調。緊接著又在15日發布在炎熱地區完成耐久性測試的訊息,這次主要是驗證馬達、全輪驅動和高壓電池在承受最大壓力時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時也觀察車輛在高溫、未鋪砌的道路、灰塵和巨大的高度差異下的表現,外界預期BMW i7最快可在下半年亮相。

在大眾化車款上,TOYOTA bZ4X無疑是最受市場關注的,尤其TOYOTA總裁豐田章男去年12月14日親自宣告到2030年將投入開發30款電動車並投入8兆日圓,近2兆新台幣開發全產品線電動車,同時定下要在2030年達成全球電動車年銷量350萬台的目標。而品牌旗下bZ系列取名自「Beyond ZERO」,TOYOTA bZ即是「超越零」的意思,首款車型bZ4X是由與SUBARU共同開發的平台所打造。

TOYOTA bZ4X最早是在去年4月上海車展以概念車的樣貌亮相,造型獨特的方向盤是一大亮點,儀表的位置也有別於傳統車輛,同時因採用與SUBARU共同開發的全新AWD系統,具備獨特的越野性能,讓車迷更加期待。此外,車輛還採用太陽能充電系統,巧妙地在靜止時為電池充電。TOYOTA計畫同時在日本及中國大陸生產,預計於今年年中開始在全球銷售。而國內總代理和泰汽車已引進測試車並展開上市前的各項檢測、認證的工作。

去年銷售成績相當亮眼的TESLA今年至少就有Model S與Model X兩款新車上市,兩車外觀多在細節度增加修飾,內裝則是大幅改變,不僅換上全新中控台,方向盤也改成下平把式多功方向盤,車室質感明顯提升,後座乘客不僅可以使用無線充電,在前座中央扶手的後方也新增第三個螢幕,可供後座乘客娛樂與控制。全新的Plaid車款配有扭力向量分配的三馬達全輪驅動系統,可提供1020hp最大馬力。

保時捷是目前在台供應車款選擇最多的品牌,價格從入門款Taycan的369萬元至Taycan Turbo S的823萬元,去年底在台發表具備越野能力的Taycan Cross Turismo,今年將再引進品牌首款續航里程超過500km的Taycan GTS車型,GTS為「Gran Turismo Sport」縮寫,延續自1963年推出Porsche 904 Carrera GTS的命名傳統,定位於Taycan 4S及Taycan Turbo之間,僅需3.7秒即可完成0-100km/h的加速衝刺。

韓系品牌HYUNDAI IONIQ 5與Kia EV6兩車有著相同血源,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商品定位,IONIQ 5外觀有許多直線,頭燈與尾燈的造型打破傳統概念,讓人能一眼識別出與眾不同,其創新的V2L功能可對電動自行車、踏板車或露營設備充電。EV6則具有跑格十足流線車身,國內總代理台灣森納美起亞汽車將導入EV6,在800V電池系統並同時支援240KW超高速充電下,電力從10%充電至80%僅需18分鐘,而以性能為導向的Kia EV6 GT版品牌在年底全球上市後引進。

此外,VOLVO自2020年台北新車大展開放純電動車XC40 Recharge預購,即吸引超過百位車主在未見實車的情況下搶訂,歷經兩年等待終於在去年底爭取首批車輛到港並開始交車。為了積極推動品牌轉型為純電動車品牌策略,國際富豪汽車亦將以一年一車型的速度導入電動車款,今年可望引進的即為擁有跑旅外型的VOLVO C40 Recharge。

(旺車)

#新車 #Taycan #TOYOTA #充電 #電動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