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2GameSome)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2GameSome)

集團的模組式管理體系下,Kia 的電動車發展態勢,在名為 e-GMP 的模組化電動車專屬平台架構推出後尤其快速。台灣市場也搭上 Logo 主視覺 CI 的更新而一併導入預售,短短不到一小時內便收到超過兩百張訂單,除了體現出民眾對於電動車接受度逐漸提高,我也著實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讓本車擁有如此強勢的銷售力道?到底是限量的行銷話術奏效、亦或是真有實力?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2GameSome)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2GameSome)

一如前述,EV6 是歸建在 Hyundai-Kia 集團所開發的 e-GMP 模組化底盤架構所發展而來,簡而言之,本車與隔壁棚的Hyundai Ioniq 5 是血緣相當深厚的兄弟之作。不過,就設計面向來看,兩者卻有極大差異,與強調 Pixel 像素式設計的Ioniq 5 不同,EV6 踏上了完全相反的造車之路,採較為自然的仿生設計來勾勒整體車身,舉凡低扁的車頭、不規則LED 燈組、乃至於個人認為最具辨識度的車尾,都與以往我們印象中對於車體架構的既定印象有很大不同,我想,這也是拜電動車與內燃機引擎在先天性有著截然不同的架構基礎有關。

本車配有GT-Line 專屬空力套件,就外型而論,比起原廠所宣稱的跨界休旅定位,就視覺上倒不如說它是一輛放大的五門鋼砲(圖/DDCAR)
本車配有GT-Line 專屬空力套件,就外型而論,比起原廠所宣稱的跨界休旅定位,就視覺上倒不如說它是一輛放大的五門鋼砲(圖/DDCAR)
與自家兄弟Ioniq 5相較之下,EV6採用了相當多類似仿生學的線條設計來塑造車身(圖/DDCAR)
與自家兄弟Ioniq 5相較之下,EV6採用了相當多類似仿生學的線條設計來塑造車身(圖/DDCAR)
按照原廠說法,簍空尾翼設定可以產生空氣力學效應,將雨水帶走,但個人認為還是需要有實體雨刷的存在。(圖/DDCAR)
按照原廠說法,簍空尾翼設定可以產生空氣力學效應,將雨水帶走,但個人認為還是需要有實體雨刷的存在。(圖/DDCAR)
GT-Line 車型標準配置20吋圈胎組合。(圖/DDCAR)
GT-Line 車型標準配置20吋圈胎組合。(圖/DDCAR)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本次所體驗的車型是位居旗艦定位、預售價達 199.9 萬的 GT-Line 車型,除了搭載跑格十足空力套件,在輪拱上也做了與車身同色的處理,甚至輪圈也是專屬的 20 吋配置,以上元素的結合都使得本車雖然是以跨界休旅自居,卻在視覺上讓人有了本車是一輛五門掀背鋼砲的錯覺。

GT-Line 車型與一般 Air 車型最大的不同在於空力套件的裝配有無;此外,輪拱也設定為與車身同色,造就出較為跑格、低扁的視覺效果。(圖/DDCAR)
GT-Line 車型與一般 Air 車型最大的不同在於空力套件的裝配有無;此外,輪拱也設定為與車身同色,造就出較為跑格、低扁的視覺效果。(圖/DDCAR)

坦白而言,以自身試駕過 Ioniq 5 的經驗來看,EV6 的座艙造型與鋪陳有絕大部分的基礎架構都採相同的配置,舉凡兩具相當誇張的 12.3 吋全景式曲面螢幕、中央一體成型的懸浮式鞍座都與前者如出一轍,不過,品牌理所當然會從細節出來突顯出差異性,例如中央出風口下方的橫置電容式觸控列,可按照空調、多媒體共兩種介面使用需求進行切換,不過,以試駕當天的體驗過程來說,個人認為還是整合至上方觸控螢幕上較為直覺;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提及的懸浮式中央鞍座,並不能如 Ioniq 5 一樣進行前後滑移,在空間靈活感上稍嫌可惜。不過,縱使本次所領取的 EV6 為法規認證用車,車室的材質運用、細節設計乃至於質感營造都顯然與過往的產品有很大不同,個人認為甚至有直逼豪華品牌的實力。

與我們所試駕過的Ioniq 5相較,EV6以深色作為內裝鋪陳,高度數位化的配置也讓整體設計顯得簡約洗鍊。(圖/DDCAR)
與我們所試駕過的Ioniq 5相較,EV6以深色作為內裝鋪陳,高度數位化的配置也讓整體設計顯得簡約洗鍊。(圖/DDCAR)
方向盤出乎意料地採用了較為復古的設計,左方主控Level2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右方則為娛樂系統的操作,而左下角可快速切換駕駛模式。(圖/DDCAR)
方向盤出乎意料地採用了較為復古的設計,左方主控Level2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右方則為娛樂系統的操作,而左下角可快速切換駕駛模式。(圖/DDCAR)
EV6的內裝設計,無論就用料抑或是質感而言,都已經具備越級單挑豪華品牌的水準。(圖/DDCAR)
EV6的內裝設計,無論就用料抑或是質感而言,都已經具備越級單挑豪華品牌的水準。(圖/DDCAR)
懸浮式的中央鞍座設計深具巧思,但可惜的是無法像Ioniq 5一樣可採前後滑移來擴增更多空間機能。(圖/DDCAR)
懸浮式的中央鞍座設計深具巧思,但可惜的是無法像Ioniq 5一樣可採前後滑移來擴增更多空間機能。(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電容式觸控陣列的模式切換,雖然有不俗的使用便利性,但需要一段時間加以適應。(圖/DDCAR)
電容式觸控陣列的模式切換,雖然有不俗的使用便利性,但需要一段時間加以適應。(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曲面螢幕配置與Ioniq 5相仿,除了UI細節上的不同,主要功能呈現的畫面其實也幾乎沒有差異。(圖/DDCAR)
曲面螢幕配置與Ioniq 5相仿,除了UI細節上的不同,主要功能呈現的畫面其實也幾乎沒有差異。(圖/DDCAR)
一如其他電動車產品,EV6 設有多段式煞車動能回收系統選項,當然,也有 i-Pedal 單一踏板模式。(圖/DDCAR)
一如其他電動車產品,EV6 設有多段式煞車動能回收系統選項,當然,也有 i-Pedal 單一踏板模式。(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旗艦車型搭載麂、真皮所鋪陳的座椅設定,舒適、支撐性不俗;而前雙座椅也提供一鍵平躺模式。(圖/DDCAR)
旗艦車型搭載麂、真皮所鋪陳的座椅設定,舒適、支撐性不俗;而前雙座椅也提供一鍵平躺模式。(圖/DDCAR)
520 公升的置物箱容積,最大可擴充至 1,300 公升。(圖/DDCAR)
520 公升的置物箱容積,最大可擴充至 1,300 公升。(圖/DDCAR)
EV6 提供車外控制車輛駛出 / 入功能,在狹小的停車格情境下尤其好用。(圖/DDCAR)
EV6 提供車外控制車輛駛出 / 入功能,在狹小的停車格情境下尤其好用。(圖/DDCAR)

由於這次所體驗的 EV6 為 GT-Line e-AWD 增程型版本,理所當然所搭載的電池形式和馬達數量也是最多的,採前後雙馬達架構,高達 77.4 kWh 的電池容量鋪排達到五百公里的續航里程水準,而性能水準也因應旗艦規格,上調至 325 ps / 61.7 kg-m 的規模,以各項數據來看,都確實具備越級打怪的水準,不難理解為何各家車廠都搶著要研發屬於自己的模組化平台架構。

e-GMP 模組化底盤架構技術的一大優勢,在於電池馬達鋪排的自由度較高,不會受限於傳統燃油車的架構,因而影響電池搭載的數量。(圖/DDCAR)
e-GMP 模組化底盤架構技術的一大優勢,在於電池馬達鋪排的自由度較高,不會受限於傳統燃油車的架構,因而影響電池搭載的數量。(圖/DDCAR)

談及駕馭,EV6 明顯在懸吊阻尼調校上比自家兄弟 Ioniq 5 更硬派一些,比起後者以「家」的概念為出發點所打造的舒適乘坐空間,EV6 則較為強調「體感」,切至 Sport Mode 下,本車所賦予的瞬間扭矩推力讓人暢快無比。此外,雖然EV6 在 Kia 的產品定位上是以跨界休旅自居,但扎實的底盤結合較硬派的阻尼反饋卻讓人宛如身在鋼砲之中,這些都是在產品調性上與 Ioniq 5 截然不同之處。

EV6 就行駛體感而言,算得上具有跑格、運動化的氛圍,電能出力也較為激進。(圖/DDCAR)
EV6 就行駛體感而言,算得上具有跑格、運動化的氛圍,電能出力也較為激進。(圖/DDCAR)

說到電動車,怎麼可能不提及充電效能呢?E-GMP 模組化平台的好處之一,便是可以讓搭載相關技術的電動車能夠支援最高 800 V 的充電功率,在此條件下,無論是 54 kWh 或 72.5 kWh 的電池容量版本,原廠宣稱都可以在 18 分鐘內完成 10 – 80% 的電池充能,但很顯然地,國內市場能夠供應如此大功率充電的設施寥寥可數,目前供應最快速的充電樁,為 TAIL 所製造的 200 kW,若要達到 18 分鐘完成階段性充能的目標,至少需要 240 kW 的功率水準,這點明顯也是目前台灣充電設施還有待改進之處。

V6 所使用的充電規格為 CCS1 / J1772,可相容目前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充電樁。(圖/DDCAR)
V6 所使用的充電規格為 CCS1 / J1772,可相容目前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充電樁。(圖/DDCAR)

就產品向來說,Kia EV6 明顯是品牌廣納集團技術資源所打造的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新世代電動車款。撇開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既有認知,本車在設計、用料與科技力來說確實達「物有所值」水準,甚至能給予的比同價位產品更多。但相對於過去的 Kia 於台灣所處的價格印象與既有定位,要如何透過本車來說服消費者 Kia 將以更高售價來邁入電氣化時代、讓民眾接受這電動化的轉變連帶也會讓品牌在未來售價往上走的事實,應該更是台灣森那美起亞在推出EV6同時,也須慎重思考的策略重點。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圖/DDCAR)

文章來源:純電之外,Kia EV6 所能給予的或許比你想像中更多

(旺車)

#Kia #電動車 #森那美起亞 #純電 #EV6

也許您會感興趣